札记の爱好者

台灣遊記

最近在寫著台灣的遊記,大家可以點擊這邊來看看全部的遊記!
台灣遊記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點評書家.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點評書家. Show all posts

Friday, May 15, 2009

《丑陋的中國人》讀后心得報告

拜讀(忘了我不能說拜讀,只能讀過)說柏楊寫的《丑陋的中國人》之后,心中有些話下個說一說。

先說說柏楊這一號人物吧。柏楊,我初次聽到他的名字的時候是當他入院,將近過世的時候。那個時候,透過電視機,我才認識到他的。之后,媒體大肆報道,說其筆鋒是多么的刻薄和尖酸,好奇的我就想見識見識一下下,因而我有幸買到了他的雜文代表作,《丑陋的中國人》。

那么先說一下書中的東西吧,柏楊這一個人可謂是改革基因在其身上發作的很嚴重。其言論嚴重性的把儒家文化批評得一文不值。但是很多時候,柏楊批評得儒家文化只是從政治的角度上去說明,而沒有批評儒家的如何教人為人處世的方法去做人。柏楊將中國人一些原本不屬于儒家文化的行為道了出來,而極力的崇洋,說美國好,外來的月亮比較圓。柏楊的苦心,我是看到了,但是自家也有好的啊!可惜啊,柏楊要是活到現在,就能夠看到中國是如何的崛起,美國現在已經走在蕭條時期了。

我先將柏楊一些關于中國人的行為舉止整理出來,畢竟里面的文章排法有點的亂。

一、中國人說話很大聲。

二、中國人愛面子,死不認錯,為了裝飾一個錯,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在執照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并不是錯。

三、中國人很自私,不合作,自傲,沒有自尊,沒標準。

四、中國人臟、亂、吵、窩里斗。

五、中國人虛情假意,很難揣摩到心中想什么。

六、中國人很少會感激人,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往往都是在懷疑人家對他不懷好意。

七、女權。

八、包容性。

綜合以上的這幾點,我不得不同意這確實是我們華人(不只是中國人)犯上的毛病。但是柏楊錯就錯在將中國和別人比,這時一個錯誤。我確實看到柏楊改革的用心,但是改革就要讓人家順從,一味的說外家月亮比較圓,那么必然引起軒然大波。這是柏楊的錯,柏楊雖然了解中國人,但是柏楊也許不太明白美國人。柏楊將中國人說的一文不值,將外國人(這里很多的時候指的是美國人,日本人,而我們馬來西亞不知道算不算)捧得高高在上。那么,這邊我想說一說;不知道柏楊知道什么叫做陰陽么?好的里面有壞的,壞的里面有好的,這種現象石材世界上的那一個角落都有的。美國人,有行為端正的,也有行為不端正的,中國人也是,馬來西亞人也是。

這一本書里面收集了很多的雜文,當然,也拜(有不能說拜了,等下柏楊以為我在拜他)柏楊的開通,準許放上意見不合的,但是在后面的文章里,我又看到很多的讀者在爭在吵,那么這個是不是自打柏楊的嘴呢?這本書,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執著,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爭吵,也看到的是這些個性永遠是改不了的;不管是哪里一方,站在柏楊那邊說他的醬缸文化的,還是反駁柏楊的言論的,我看來都是把柏楊所說的意義的原形畢露出來。

在接下來,柏楊批評儒家文化里面的政治。柏楊說到:

一、中國五千年以來,到了漢朝之后,備受儒術的影響,君主文化,其實是苛政的文化。

二、中國里的宦官,纏足文化不合人情。

三、對于權勢的崇拜,不敢講,一味的奉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中國封建的文化,停止了變動維新的改革,權勢,法制令到改革不能推行。一味的托“古”,沒有變通。

說到這邊其實說的都是事實。但是這些事實要改很難也,連西方社會都改不了,更何況是你柏楊。除非柏楊你現在已經升天了,化為神仙,施些法術吧。這些不禁令我想起馬來西亞的局面。政治上,是沒有的朋友和敵人,爾虞我詐;那邊風水好就像那邊站,要不然就是建立在利益上;這些,東西方都會發生的。柏楊拜崇民主制度,但是那個民主是不是真的民主這就很難說了。民主一直都在改變(說革新比較好吧),人民的思想改變,對于民主的看法與干點也不同。這一邊讓我看到了,其實馬來西亞也有類似的事情啊,敦馬時代的苛政,直至言論的發展與新聞的自由。柏楊這邊說到,要改革,就要聆聽所有的意見,也就是說要開通。而許許多多的民主里面夾雜著許許多多的法制現象。一想說民主,另一廂以法治人。

那么柏楊還有一點令我極度憤怒的是柏楊主張將華文改為簡體,他更加主張最好華文能像英文那樣子,運用拼音方式,直接了斷。也就是說將我們幾千年以來傳承的象形文字徹底的消滅。一個民族,要是沒了自己最主要的根,認知,象征,那么試問他算什么?柏楊一直說,中國沒什么古跡,西洋人注重古跡的保存,并加以贊賞,而這一邊又將自家的文化批評的一文不值,說儒家托“古”,不喜歡古,講究革新;這是不是自打嘴巴?一味的求新,將所有的新鮮事情去去內部拿來歸己用,那看來不是很明智。那么整個華夏民族的文化就危在旦夕了。

再來的一點,柏楊將所有這些罪過全部推給儒家文化。這一點就有點說的不是那么的合理,也許柏楊想借機炒炒文章,也不一定。儒家思想能夠融入華夏民族是有他一定的好處,所以我們現今還會接受他。試問柏楊(我想我現在也問不到了),儒家講孝,如果你的孩子不孝順你,我看啊,你將會如何?所以所,你把儒家說的一文不值,是不對的。儒家,是有他學說的重要性,當然,不好的就要舍去,好的就留下。

之后,柏楊主張競爭,把西方文明當成是先進,而忽略了精神文明。東西方的文化不同,差在哪里?就是一個是物質文明,一個是精神文明。現在,西方社會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我記得凈空法師說過一句話,那就是競爭會導致斗爭,斗爭會導致戰爭,戰爭會導致社會不和諧,混亂;然后就世界末日咯。

那么,看了那么多,我只想總結一下下我的看法。關于柏楊所說的中國人的個性,我十分的認同,但是,柏楊在于抑制批評儒家思想,以及其比較偏激的言論,我看來,中國人的老樣子又顯示出來了。柏楊崇洋,說洋人的東西好,很多人說他媚洋,那么,他就以文字建議說明,那不是文字炸么?將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加以包裝,以文字表明,那就是他本人自己說的文字欺詐。期間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看了那么久,我也不知道我的論點是不是有錯誤,歡迎大家做交流。當然,我的看法,每一個情況,每一的人的思想,每一個人的角度,觀點都不同。要以多方面來看,一味的執著,將會導致混亂。

說了好多,不知道柏楊會不會從天上降下來和我對嘴。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么柏楊也就又在自大自己的嘴巴了,愛面子。。。還好我不是中國人,我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如果我們也來寫一篇《馬來西亞人的丑陋》,相信那本書的厚度比字典還要厚。要不然就是被愛死你(ISA)抓,要不然就是出版法令,要不然就是煽動法令。

好了,放我今天寫的作品。。。大家賞臉。

Monday, May 11, 2009

《偷書賊》讀后心得分享

《偷書賊》---MARKUS ZUSAK,譯者:呂玉嬋
9歲小女還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之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去,但弟弟不幸的死在途中。莉塞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后偷了他人生的第一本書,為的是想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人。
莉塞爾的寄養家庭是在位于慕尼黑貧窮的一個郊區,叫做天堂街。那邊的大人常常咒罵,戰火會經常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起初的時候,莉塞爾抱著他偷回來的那本書,夜夜想著她那弟弟死的慘狀,夜夜飽受噩夢的折磨。養父,漢斯起初為了讓他安眠,于是就教了她認識文字以及朗讀文字。然而,莉塞爾與發現了文字吸引了她,她永遠無法擺脫文字的引誘,當她看完一本書之后,她就直嘗試想要偷書,來滿足他心中的滿足感,滿足他想要進一步學習的滿足感。
莉塞爾,讀書給躲在她家地下室的猶太人麥克斯聽,安慰在地下室里的大眾,讀故事給鄰居侯沙飛女士聽。。。
終于看完了這一本書。老實說,這本書是我擱著了的一本書。起初剛剛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順著章文,慢慢的閱讀下去,但是剛剛開始,發現到,我不明白筆者再說些什么。整篇故事的文章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很煩亂,跳來跳去,很難抓明白。加上筆者有以貌似第三者的述說方式,但是文章里面有添加了我這個字,變得起初真的捉不到筆者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怎么在所有的估值發生的情節他都知道呢?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筆者是以死神的身份來書寫的,一個會說故事的死神的角度來書寫,明白了這一點令比較明了這本書的章節。
其實這本書的故事確實是平庸無奇,但是到了后面的150頁左右才算是故事的高潮。開始的故事,就一直環繞在主角莉塞爾,講述他的平常的生活,確實有些沉悶。當初真的很想把這本書拿去燒掉,太悶了,還好我還是堅持的讀下去,直到最后。才發現有幾幕是很精彩的。
我很喜歡筆者的描述方法,筆者把德國小鎮的情景描述得很好,連細節都描寫得很不錯,但是就是那樣,而使到整本書過于羅嗦拖拉。這本書的場景描述讓我對于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小鎮的情景,也描述了戰亂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那種感覺,當主角的父親被強迫去當兵,那種離別的感覺確實讓我感動一點點,我感受到那種離別,好像一去不歸,那種茫然不舍擔心的感覺。主角和去父親的依依不舍的情懷確實感動到了我。
之后的一個場景就是,德國的猶太人集中營,這本書描寫了當時猶太人的地位,慘受到精神的折磨,尤其是德國兵要將那些猶太人在街邊游行,那種辱是多么的沉重。再來的就是對于當時世界那貧窮的描寫,以及納粹(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興起的德國社會黨,是以希特勒為頭子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德NAZI是NATIONALSOZIALISTISCHE(PERTAI)的縮寫)。
在這邊講一下關于希特勒和猶太人之間的仇恨。說到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想讓猶太人從這世界上消失。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最初的時候就假借著要幫助猶太人,把所有的猶太人集中到集中營去,之后毒死他們。毒氣庫喬裝成為沐浴堂,之后在那邊毒死猶太人。其實,希特勒想滅族,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個是,其實希特勒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才,希特勒在大學的時候,曾經畫了幾幅的畫作,然后給他大學的猶太裔教授看。但是那位猶太裔的教授卻說希特勒畫得不好,就那樣子,燃起了希特勒對與猶太人的憎恨。而現在,希特勒的畫作,被人家鑒定是有水準的畫作。當然,其實還有很多原因促使到希特勒要滅族。
筆者以死神的身份去書寫故事。最后,筆者賜死了所有的人,包括最后那位主角。所以,所有故事上的人都見過筆者,因為筆者把他們帶走。
筆者的故事時間拿捏得就沒有那么好,往往就是在說一個故事的中間突然之間又跳到另外一個故事去,有的時候確實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筆者三一抓緊一些情節來做細描,使到我們讀者有很大以及真實的感覺。當然最后如果你要說這本書好不好看,那么我只能說還好,但是看這本書需要很大的耐性因為,這本書是很長,然后前面很多的廢話,到了后面才有高潮,所以要耐心地看到后面去。
最后,我喜歡故事里主角莉塞爾的一句話
我討厭文字,我也喜歡文字,我希望我會發了文字的力量。
可曾,有的時候我是否也會那樣呢?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最后理论》书评

今天终于看完《最后理论》了。这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所发现到的统一论(事实上,爱因斯坦没能完成很这项研究就已过世了)在爱因斯坦过世后,这理论一直被其助手保密,但其助手一个接一个地被杀害。。。。本书有用到些物理专用名词,一些理论;这让我回忆起埋藏在我脑子里的物理名词。

故事讲述了主角,大卫因为受到汉斯的托付,要将这统一论给找出以便不让别人知道这个理论。其实在爱因斯坦还未死前,爱因斯坦早已预料到这里论说能带来的后果,就是制造出世界上毁灭性的武器;所以爱因斯坦将其理论分成几份让其助手保管。所有的助手得都被杀害了,而想杀害这些助手的人竟然是古普塔,因为嫉妒爱因斯坦没将其理论传给他而请赛门(俄国傭兵)杀害了爱因斯坦的助手,但到最后欲被那傭兵给制住了。。。。

另一方面,国防部联邦调查局也在寻找这个理论。就这样,大卫被卷入了这场漩涡。。。。

而究竟这理论藏在哪里呢?大卫又怎样摆脱追捕呢?这些笔者都写出了令人想不到的情节。。。

这本书让人体验到了亲情,爱情,科学家对理论的热诚度,正义感。。。。

看完后,我第一次在书后落款:{此书情节令人难以预料,简明的语言解释了高深的理论。是谁都想不到的故事情节,确实好看。。。。}

说起来真的很奇怪,当我已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正要将这篇文章贴到我的部落时,突然在yahoo那看到了关于爱因斯坦的新闻,这就顺便post上来。。。难道这是缘分???


Adapt from yahoo:
PARIS (AFP) – It's taken more than a century, but Einstein's celebrated formula e=mc2 has finally been corroborated, thanks to a heroic computational effort by French, German and Hungarian physicists.
A brainpower consortium led by Laurent Lellouch of France's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using some of the world's mightiest supercomputers, have set down the calcula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mass of protons and neutrons, the particles at the nucleus of atoms.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protons and neutrons comprise smaller particles known as quarks, which in turn are bound by gluons.
The odd thing is this: the mass of gluons is zero and the mass of quarks is only five percent. Where, therefore, is the missing 95 percent?
The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US journal Science on Thursday, comes from the energy from th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quarks and gluons.
In other words, energy and mass are equivalent, as Einstein proposed in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n 1905.
The e=mc2 formula shows that mass can be converted into energy, and energy can be converted into mass.

明天又要陪百勤先生到书展去,看来可能又会出血了。。。。。
下一本《偷书贼》,据说很闷,怕会睡去,但要看看先。。。。。祝福我吧。。。。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