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の爱好者

台灣遊記

最近在寫著台灣的遊記,大家可以點擊這邊來看看全部的遊記!
台灣遊記

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十一)•Ilha Formosa 關渡宮

參觀完了文化館,就已經接近了中午時分。雖然我到了北投溫泉之鄉,但是,我沒有去泡熱湯(那天天氣那麼熱,還去泡熱湯麼?)然後我就搭了捷運到官渡站去了。

那邊有一個古佛洞,裡面的石牆立體壁畫,何其的美麗壯觀。

到了那邊,去租了一輛腳踏車,然後就開始我的腳踏車旅途了。第一站取得是關渡宮。這是我在台灣參觀的第一間廟,果然氣勢非凡,豪華富麗,精美的雕刻,美麗的神像,精湛宏偉的殿堂,馬來西亞的廟都要靠邊站。

關渡宮約在西元1661年創立,主祀媽祖,是台灣北部最古老的媽祖廟,原稱靈山廟,位在靈山山頂。相傳西元1895年,廟口的三棵老榕樹,竟然在同一個晚上 枯死,居民認為可能是媽祖在同他們警告會有災難。果然不久,日軍佔領關渡,到處燒殺,居民卻因為早有預防,所以能逃過災難。關渡宮年代久遠,殿口的龍柱、 石獅、壁雕等,都非常精巧,尤其是門神,用浮雕表現,和一般的彩繪方式有很不同的韻昧。進入殿內,殿頂的藻井、斗拱、樑椽都有很豐富的雕塑、彩繪,非常美 麗。而擁有許多傳說的媽祖神像,安坐在正龕上,神態慈祥,和她的部將千里眼、順風耳的造形,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

關渡宮右邊是一個約80公尺長的古佛洞。入口處有鎮洞寶臼,能鎮壓一切邪惡。進入洞內,兩旁有28天王像,莊嚴肅穆。走到後頭,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 薩,她的千手千眼代表的是普渡眾生的意思。繞過神像後面,就是古佛洞的出口,可以欣賞河口風光。沿山坡闢建的後山公園,亭台樓閣林立,遠眺淡水河、觀音山 視野極佳,而後山公園停車場旁的河畔隄防,更是乘涼、散步、聊天的好去處,紅樹林沼澤近在眼前,偶有水鳥飛過,愜意悠閒。

關渡宮一樓正殿奉祀媽祖、觀音菩薩、文昌帝君、國姓爺。右側奉祀建廟大德。旁殿奉祀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樓上廣渡寺奉祀地藏王菩薩與信徒安奉的祖先牌位。

後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東華帝君、瑤池金母、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

古佛洞奉祀千手觀音、羅漢、四大天王、天龍八部廿八位護法神等。財神洞奉祀財神、福德正神等。兩洞宗教雕塑繁多,為關渡宮一大殊景,頗值一覽。
關渡廟的告示牌
關渡宮,是不是很壯觀吧
裡面的燈飾,何其壯觀
古佛洞(隧道形式)裡面的石壁雕刻
登高拍下來的關渡宮
何其壯觀
燈籠,紅彤彤的,很漂亮
我租的鐵馬
這個是供奉黃帝的燈籠雕飾,很像俄羅斯方塊吧!

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十)•Ilha Formosa 北投之凱達格蘭文化館

去完了圖書館,就走到了隔壁的凱達格蘭文化館。這裡是為台灣原住民而設立的文化館。
 大樓外觀

凱達格蘭族是平埔族的一支,平埔族其實不是台灣的土著,平埔各族都有海洋起源傳說,他們都是由海外渡海來台,各族來台時間不一。所謂三百餘年台灣歷史,即 以平埔族為主,山地山胞為副之土著族群,與漢族以及荷、西、日人之接觸演變史。雖然政府在行政措施上,目前雖仍未納入國人所瞭解的「原住民族」加予輔導, 但歷史上、文化上和感情上,「凱達格蘭」一詞代表平地原住民族的圖騰象徵,也具有廣義「原住民族」之涵義與地位。我們在看待凱達格蘭文化館落成啟用之歷史 意義時,必須先要有對凱達格蘭族此一基本的認識及包容的胸襟。

凱達格蘭文化館總樓地板面積4,170.29平方公尺,為地上10層、地下2層之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結構部分設計有筏式基礎、排樁擋土、傳統支撐及地 錨等。設置有原住民文化展示區、多媒體展示區、資訊中心、綜合討論室、多功能會議室。地上1、2樓為平埔族展示區,紀念及保存各平埔族的資料,其中當然包 括已消失的北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
外邊的原住民塑像
我去了那邊的展覽館。去看看,原住民的文化大致上都很相似,去那邊看看,不管是文化,顏色等都和馬來西亞的原住民很接近。
 第一樓的大廳內的畫像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九)•Ilha Formosa 北投之綠色建築物北投圖書館

參觀完博物館以後,就到隔壁的北投圖書館去。如果大家都有看慈濟的大愛台的話,不難發現這一座圖書館的照片。沒錯,這一家圖書館是全台第一間也是唯一一間以綠色,減碳觀念來建造的。這是一座委由美國奧勒岡州專家及臺灣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為與北投公園自然環境相融合的生態建築,建物以木構造為主,搭配鋼材,外觀彷彿一座大型高架樹屋,達到人性化與環境友善的設計。
 圖書館外觀

圖書館一樓為主要入口,設服務台、期刊報紙區、電腦查詢區;二樓為圖書區、討論室、會議室;地下一樓則為兒童室、視聽室及說故事區。在一般閱覽室外,並將三個樓層的陽台皆規劃為戶外閱讀區,讓讀者可以在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的情境中閱讀。
 外面的石墩上的字

北投圖書館的書架高度皆在110公分以下,書架高度被降低空間看起來更寬敞。圖書館整棟建築物採用大片落地窗,並且善用南向公園、北面臨溪的地理環境,採集最大量的自然光,巧妙的向自然借景。
外觀
綠化圖書館是以綠建築物九大指標來建造的。
 梯級,建築內觀
悠悠的感覺,果然是個讀書的好地方。進入那邊,需要向櫃檯申請准證,然後就拿了那個准證,只要不是商業用途,就可以拍照了。
攝影證
綠建築的九大指標
1生物多樣性指標
充份保留北投公園內的多樣生態棲地與良好的綠地系統,於基地內種植原生植物、誘鳥誘蟲植物,採多層次雜生混種綠化的方式。
2 綠化量
從輕質生態屋頂有緩坡大草坪及數種景觀植栽等,與大地連結成為綠網系統,吸收二氧化碳。
3 地基保水指標
設計一個類似高腳屋的圖書館,塑造浮在公園的草地上意象,並利用基地內得天獨厚綠地滲流特性及透水舖面,讓地面水能很快導入地底以涵養水源。
4 節能 日常節能指標
尊重基地坐向,並配合大量自然通風採光,讓自然風於室內製造對流;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 千瓦電力,並採大量陽臺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
5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建材採輕質化鋼構造與木構造,降低建材使用量及減少建材之生產耗能與二氧化碳排放。
6 廢棄物減量指標
新建工程拆除少量土方,皆回填於地下一層,使土方平衡,且於回填土表面整平綠化。
7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使用生態塗料及免除不必要的裝修工程,讓自然光扮演空間的化妝師,並設置新鮮外氣引入風管系統,創造良好的空氣品質。
8 水資源指標
利用屋頂草坡涵養水分並利用屋面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經簡易過濾沉澱處裡後再利用回收水沖廁。全館衛浴設備皆使用省水標章設備。
9 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設置垃圾及資源回收區,並採用封閉式設施避免臭味四溢。
天台
 先進的太陽能監視器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八)•Ilha Formosa北投之北投溫泉博物館

其實之前我已經到過了北投溫泉博物館,只是那個時候由於時候過早,還沒開始營業,所以我就到梅庭,等地方去。當重返博物館的時候,博物館已經開馆了。

館內的展示配合古蹟再利用的空間使用,共分上下二層樓。建築物配合自然環境地形,入口由二樓進入;二樓為原本之貴賓室及休憩空間,現在展示北投的人文、歷史、產業等主題,一樓為原本之公共浴場、個人浴池空間,現展示溫泉、溫泉相關設施、用品、北投石、浴場空間使用等主題。
 北投溫泉博物館
二樓
「重享溫泉北投情」
展 示內容透過一些老照片,讓大家瞭解北投溫泉鄉的過往景象以及各個時期的發展特色:如在溫泉鄉走唱表演「那卡西」、因應當時特種行業,當時旅社以摩托車接 送侍應生所發展出來的特殊行業「限時專送」,現今已變成為北投特有的便民服務行業等。本展示區向遊客介紹北投溫泉鄉的人文歷史、產業變遷及博物館重建過 程、相關器物展示。
「榻榻米活動大廳」
在日治時代,榻榻米大廳是當時的人在沐浴後納涼、用餐、休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眺望整個北投谷地以及公園美景,開放的室內空間通風良好。目前於週二至週五,開放遊客自由進入休憩,週六、日因參觀人數眾多,故此區暫不開放。
 榻榻米及其走廊
一樓
「北投溫泉」
北 投、陽明山一帶主要的三種溫泉分別是白磺、鐵磺和青磺,其中青磺只有北投地熱谷才有;北投的白磺主要來自惇敘高工附近的硫磺谷,六窟溫泉附近則有鐵磺, 所以北投可以說是享用溫泉的最佳地點。青磺是強酸性溫泉,PH值在1~2之間,帶有刺鼻的鹹味,成透明微綠;白磺也是酸性泉,PH值在3~4之間,有硫磺 味,因懸浮物而呈混濁的乳白色;體礦是中性泉,無味透明,含有鐵質,又稱做「赤礦」。
此展示區展示溫泉相關硬體設備。1995包括溫泉管線系統模型、修復時留下之溫泉管(包括溫泉陶管、PVC塑膠管、口徑磚、分水管、磺底石等)、小型溫泉浴池,讓遊客可以瞭解早期運送溫泉使用的管線、溫泉水費的計價方式及溫泉持石材的接著劑等。
「北投石的家鄉」
北投石是正式學名,也是全世界唯一用台灣的地名來命名的礦石,它的產地只有日本玉川及台灣的北投溪,它們的共通特性為生成於溫泉水質皆為青磺,且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鐳。
而所謂的北投石是附著在石頭上的一層結晶物,它的價值不在於使用與收藏上,然而學術研究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溫泉走廊」
本區對於溫泉的形成、世界溫泉的分佈有初步的描述,並大舉例介紹台灣與世界各地的知名溫泉區。
「浴池風情」
浴場是公共浴場的精神所在,也是整棟建築物最重要的空間。依據當年旅遊摺頁所載為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大浴池只供男性沐
北投石
 洗澡堂的地磚,是不是有點像古羅馬時代的造型?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七)•Ilha Formosa北投之梅庭

參觀完法鼓山中華佛教文物以後,喝著師姐盛給我的松果醋,接下來我就來到了梅庭。梅庭是台灣當代出名的書法家,這裡是他的別墅。充滿著日式風味,果然,書法家就是書法家,懂得享受人生。

其實在我這邊有兩本本于右任的書法書,一本是 《標準草書符號》,另外一本是他的作品集。參觀了他的別院,果然,裡面充滿著人文氣息,悠哉閒哉的生活。
梅庭室內環境
上網查詢于右任的資料以後,發現原來他不只是是書法家,而且還是一位很偉大的人物。以下為其簡介: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 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他的侄外孙刘遵义教授乃现任香港中 文大学校长。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他是国民党的 元老,又是书法家、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以宣传资产阶 级革命主张。(他的侄外孙刘遵义教授乃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1922年,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1926年,他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后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前后共任监察院院长34年,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

于右任善长诗词书法,所创“标准草书”深受海内外学人欢迎,并著有《于右任诗词集》《标准草书千字书》等。

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于右任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被尊称为“元老记者”。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林语堂曾说过:“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資料自網上

梅庭外觀模型
室內作品展覽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六)•Ilha Formosa北投之北投天主堂+法鼓山中華佛教文物館

拍完禪園以後,我就下山了,因為懶惰再走了,而且那個時候也已經很熱了,誰也將近喝完了。之後就走會之前的路下山,首先,先來到了據說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天主教堂的門鎖了,就在外面拍張照片,然後就往下走。
天主教堂
往下走就是法鼓山的中華佛教文物館。一看那建築物,就有法鼓山的味道。進到裡面,有一位很熱情的師姐招待我,並且帶我去參觀參觀。和師姐談了不少,師姐也很厲害講解,看了雕工不一樣的佛像(據說已經有百年歷史的佛像)。當我要回去的時候,師姐還向我拿了我的水瓶(那個時候已經喝完了),裝了一壺的松果醋,果然很好喝,酸酸的,解渴潤喉。
法鼓山中華佛教文物館入口處
注意看那金色西方三聖,祂們的造型確實不一樣,威猛彪彪的。
外觀
順便和師姐問了松果醋的製作方法。就是很簡單,拿松果泡在醋裡面然後加水就行了。師姐說清熱解渴,消暑的好秘方。感謝師姐!
 松果醋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實習通告

再過幾分鐘,我就到了我的阿姨家去住了,因為我將回到檳城醫院去實行為期5個禮拜的實習。那個時候,我不能上網,只好好好的呆在阿姨家。
好了,祝福我實習順利,一切安好,一到的病人,減輕疼痛,康復迅速。加油了!!!

福爾摩挲的初遇(五)•Ilha Formosa北投之日式建築風格

北投這個地方,是溫泉之鄉。在這邊有很多溫泉的旅社還有很多的泡湯館,只可惜那個時候是夏天,夏天去泡湯有一點的奇怪,所以就沒有去泡湯。而且那個時候還是大早上,去那邊泡湯,沒什麼人的,不太喜歡。
其中一家溫泉館

北投這邊的日式風格建築物,我拜訪的有吟松閣。吟松閣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的一所高級俱樂部,現已經改造為旅館,我到那邊去就是去拍照。那邊的日式風味濃厚,很喜歡。一進入入口處,需要走上石墩,然後到了木質的門,然後進到裡面是人工魚池,裡邊養了日本彩鯉。
 吟松閣入口處的鯉魚池

接下來就往路一直走上山,到達了北投文物館。那個時候還很早,北投文物館還沒開放,而我也懶惰等他開放了,因為那個時候才8點半而北投文物館的開放時間是早上十點,所以我還是不要等了。就拍個照。
 北投文物館入口處
 幽幽的入口處
 
 北投文物館


接下來就一直往上走,走到了上面就是禪園。那邊已經變成了餐廳。但是當我到那邊的時候,大門已深鎖,只看到一個門罷了。
禪園
禪園大門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四)•Ilha Formosa 北投之普濟寺

看完了水源市場,我就往北投出發了。這一次的目標是去看看溫泉之地,還有就是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以下是北投的一些資料:
北投,又名「八頭」是原住民語「女巫」的意思,當時原住民和漢人尚不懂使用溫泉,覺得這個地底冒煙的地方很神秘,以為是女巫的住所,故命名之。後來明、清 朝在此採集硫磺,接著日本殖民政府大量運用溫泉做保健、療養及保養之用,在北投設立了「陸軍療養院」(即陸軍八一八醫院現址),專供日本皇軍使用,進而促 進北投的發展,在此蓋公路,興鐵路(淡水線)。

到了那邊的時候,看一看手邊,那個時候才大概八點15分左右,很多地方都沒開管,所以就先繞道,先看看一些比較早開的場所。

第一站來參觀的是北投普濟寺。一看這件寺廟,就覺得是日式風格的寺廟,在網上找一找,才發現原來這一件確實是日本的寺廟,而且歷史悠久。要走到這寺廟,要爬一層一層的石階梯,清幽典雅。
 進去之前要打開這個木門
 一層一層的石階梯

根據網站說明,這是目前台灣僅存最古老的日式真言宗寺 院,其完工於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由當時北投第一家溫泉旅店「天狗庵」(1896年)的業主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協洽日本鐵道部官員村上彰一發 起籌建,完工後命名為「鐵真院」,不言而喻,「鐵」是鐵道的意思,當時北投有眾多鐵道工人在附近工作和生活,鐵真院是他們的信仰寄託所在,「真」是指佛教 的一派「真言宗」;如今寺內仍保有村上彰一的紀念碑(1934年),碑文略述村上彰一畢生對台灣鐵道的貢獻,及對北投建設與開發的事蹟,北投的溫泉管路與 新北投線的鐵道,都是由村上彰一等策畫建設完成的。

台灣光復後,「鐵真院」更名為「普濟寺」,沿北投溫泉博物館後方的溫泉路一直往上坡走,會先看到當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題字「普濟寺」的大石碑(1963年),導覽老師要我們注意,上普濟寺的石階其梯高都很矮,這是讓來朝拜的老人和穿和服的女子易於上下;其每隔三個階梯就會有一個階梯面較寬,以便老人家上下時,不用一口氣走到頂,可隨時稍做休息,是很貼心週全的設計。

普濟寺的建築相當簡潔,鐘形窗是其一大特色,單簷的歇山式建築(屋 頂下沿再加一層小屋簷,形成一入口的玄關),沒有重簷三進,因此面寬比一般佛寺小,整體成正方形為高級檜木建造。普濟寺雖經多次修建,但仍保有近 百年前的風格,所以於1998年列為「市定古蹟」。

北投普濟寺至今仍保持日式祭拜儀式,先行拜殿內菩薩,而後才拜外面的天公祖,不同於傳統的台灣寺院祭拜方式。普濟寺主殿旁有一涼亭,內佇立一尊地藏王菩薩 的石佛像,背部刻有「正心妙覺」一行大字,被懷疑即為西元1909年「北投溫泉雜誌社」所指的「湯守觀音」,但石佛像背部另有一行被水泥覆蓋而不太清楚的 「昭和5年x秋勸請」等小字,似乎又代表著這尊石像,是從1930年後被移來的。

普濟寺前庭遍植茶花,順著溫泉路旁石砌步道而上,正面大雄寶殿供奉彌勒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十分莊嚴素淨。右側有一中國式觀音亭,供奉一尊地藏王菩薩型態的 石佛,應是日據時期所雕的『湯守觀音』.

普濟寺
普濟寺
地藏王菩薩(據說是守護溫泉之神)
會員證,那麼大個一塊板
內側


衍生導讀:

福爾摩挲的初遇(三)•Ilha Formosa 水源之水源市場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三)•Ilha Formosa 水源之水源市場

由於我到台灣的時候適逢夏日,那麼夏日就是日長夜短。第二天的時候,我就已經被那七早八早就升起來的太陽給哄醒了。當時後,我還以為已經是十點半左右了,哪裡知道,看手錶一下,天啊,才早上六點,那邊的六點的太陽就好像我們馬來西亞十點的太陽那樣子哄熱了。好了,既然起得早,就不要浪費時間,梳理梳理,用完早餐以後,就開始匆匆的下去了。
 自來水圓區

由於那個時候時間還早,商店都沒有開放,所以我就先到水源去走走看看。首先我去的是自來水水園的公園,那邊有點失修的感覺,但是整體就還好。當時後我想去參觀自來水博物館,可惜那個時候太早了,沒有開,所以就留到別日才參觀。

走啊走,一個人在寂靜的街道走著,解放的商店都還沒開張營業(那個時候才7點左右),走到一個地方,被一個很夢幻式的建築物吸引了,水源市場;淺藍色為主,很配合水源的主題(水)。我很喜歡他建築物的搭配,很有水源的感覺讓人有一種悠遊自在的感覺,很輕鬆。

 水源市場的景觀

這個是水源市場的簡介:

水源市場位在羅斯福路四段,大樓已有30多年歷史,台北市政府邀請享譽國際的亞柯夫.亞剛協助外觀改裝,耗資6000萬元,原本老舊斑駁的黃色瓷磚、外露生鏽的冷氣與鐵窗,統統變成充滿色彩趣味的新穎大樓。

這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運用了177種顏色,整棟46.6公尺╳56公尺╳39.3公尺4個立面包覆,是亞柯夫.亞剛在亞洲地區第一件大型作品。

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大樓羅斯福路正面,不管向左、向右或是置中觀看,可以看到不同的視覺變化,如從公館往台大方向漫步,可以看見大海波浪般藍白相間的條紋;反方向回頭看,則可以看到漸層的彩虹色彩;文化局表示,這象徵台北多元文化。

以下是其YOUTUBE新聞。

親自感受到了那海水,淺藍色的美麗的波動,令我清新了許多,心情好很多。


衍生導讀:

福爾摩挲的初遇(一)•Ilha Formosa之緣分的緣起,出發與抵達


福爾摩挲的初遇(二)•Ilha Formosa之公館商圈鬧翻翻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福爾摩挲的初遇(二)•Ilha Formosa之公館商圈鬧翻翻



辦理了登記手續以後,就是和兩位接機的小姐說再見的時候(他們也要回去開會了)。那麼,就剩下我一個人。我居住的地方很方便,是在水源,公館商圈裡面。晚上的時候,那邊可就熱鬧的多了。

老實說,逛最多的商圈,莫非這邊了。放完行李,在房間休息一下下,打開34寸立體晶體電視,觀看台灣的綜藝節目,然後就沖涼,之後就開始了我第一個晚上的公館商圈鬧翻翻。

公館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晚上,那邊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其實在台灣的公館商圈,可真的是熱鬧的。看到他們的店面,面積好小,而且在馬來西亞所謂的後面路,原來在台灣是那麼熱鬧的。可謂前面後面都有商店(可見得一家店的面積那是多麼的小)。
 公館商圈夜市的風采
 滷味的攤子
第一天,拿了台灣的旅遊導覽圖,在公館商圈那邊走走。晚餐時間,我就買了滷味(台灣吃滷味吃的好猛,哪裡都會有滷味賣),然後叫了一個台灣POPIA,然後買了1000CC的紅茶來解解暑。忘了說,那天台灣的天氣是歷年來最熱的(根據新聞),34.8度,簡直就是瘋了,第一次覺得馬來西亞原來很涼爽。
 台灣薄餅
這個現在在馬來西亞也能夠吃到,就沒有什麼特別了。
 台灣滷味


台灣的滷味和我們馬來西亞吃的滷味,味道差很多。可能我不習慣吃台灣那邊的口味吧,覺得那邊的滷味有一點的臭臭的味道,馬來西亞的就是咸咸的味道。 還是喜歡馬來西亞的滷味。

還有一個就是1000CC超大杯的紅茶,真的是能夠解渴。不錯,至少沒有馬來西亞的紅茶那麼甜。



衍生導讀:

福爾摩挲的初遇(一)•Ilha Formosa之緣分的緣起,出發與抵達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